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为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更好地被回收和利用,2017年国家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2019年上海成为我国第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
首都北京生活垃圾分类是2020年开始实施的,但是北京明确了生活垃圾四分法: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还有其他城市也陆续执行起来。
对大众而言,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真是太重要了。垃圾分类使小区的环境更加的整洁,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的优美,同时提升了垃圾回收的比例且降低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前,有人说,生活垃圾分类需要强制性,光靠倡导和要求是不管用的,就像不能随地吐痰、不能乱闯红灯、行车礼让行人一样,多少年来,许多人们“说一套、做一套”,正式落地效果可能会不好,但后面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结果不仅是靠大多数自觉的百姓配合,更重要的还有善良的他们——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们!
当你去扔垃圾时,可能离垃圾桶有段距离,突然听到一个声音,“我来”,于是,一把抢夺了你的垃圾袋,或一袋,或两袋,甚至三袋,他都帮你处理了。
当你去扔垃圾时,可能看到一个穿着朴素工作服的人,他戴着手套,拿着一个夹子,正趴在垃圾桶口挑来拣去,神情中略带疲惫,但却看不出一丝埋怨。
当你去扔垃圾时,可能看到一个脸上布满皱纹、手指粗糙、饱经风霜的人,正掀开垃圾桶盖,他望见一个纸箱、一个矿泉水瓶或一大废报纸,迅速将这些放入一个黑色的大袋子里,同时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他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把关者,也是群众绿色家园的守护者。他是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点的工作人员。
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看似不起眼、实则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绝大多数大众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不乏有个别人为了自己的便利,没有严格执行垃圾分类,这给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者带去了很多不便和麻烦。
但是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者们任劳任怨,不仅不责怪不按照垃圾分类规则执行的群众,还主动帮助大家,给大家以更多的便利。
“我来”,看似简单,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工作中讲得最多的两个字。
“我来”,看似平凡,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体现工作态度的最真实的两个字。
“我来”,看似普通,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反映内心世界善良与友好的两个字。
朋友,当你听到有人跟你说“我来”的时候,请千万别吝啬那两个字“谢谢”。
朋友,当你懒惰心来、将厨余垃圾放入其他垃圾时,请想想那个朴素而善良的、曾经对你说过“我来”的人,你勤快的一分钟,可能会换去他们少流一滴汗。
朋友,当你觉得你坐在办公室的工作有点累、有点烦时,请看看四季守护垃圾桶的他们,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和思考。
朋友,如果听到有人对你说“我来”,请给他们一个微笑,并道一声“谢谢”,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4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