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天天偷井盖是什么梗贴吧(河南天天偷井盖段子)

河南天天偷井盖是什么梗贴吧(河南天天偷井盖段子)

河南和我挨得很近,邻近的省份,一个湖北省一个河南省。但是究其文化底蕴,感觉又是截然不同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对当地人的印象

湖北省简称“鄂”,单从简称上来看,湖北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对“鄂”抱有其他的想法,毕竟和“恶”字同音。

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2020年的一场疫情让全世界都知道了武汉这座城市。但也有一段时间,部分人对武汉的印象并不好,从看到“鄂”字车牌就能彰显:你看,鄂字车牌,离它远点。

这一点并不夸张,我的朋友开车前往邻近省份,就曾因为车子是鄂字车牌被人指指点点。而我在2020年的下半年去过一次深圳,为了工作需要租了一个房子,当房东看到我是42开头的身份证号时,竟然决定不租给我了。

想来也是觉得可笑。

说来奇怪,这种乱象之后,不少网红和博主在“鄂”字做文章。大多数观点都趋同:

网红们你抄我,我抄你,只要看到某个人说:早在古代夏商时期,山西附近的黄河流域多鳄鱼,后来人们南迁到了湖北,“鄂”与“鳄”互为通假字,由此得名。

这种文案看得多了,以至于后期总能看到,他们像约好了一样,为了一点点流量蜂拥而出。

我枉在湖北呆过这么多年,一次鳄鱼也没见过,更不知道“鄂”字的由来。倒是被一群蹭热度的网红们科普了。

之所以网红们对武汉再次下手,是因为上海的缘故,更确切地来说是武汉实行免费隔离措施,各地打工人都愿意中转来到武汉站,呆上14天再回家。

由此,全网一顿好评,称上海不“大”,武汉才是真正的大武汉。

这两座城市在历史上太相像了,两座被冠以“大”字的城市,因一场疫情在人们心目中做心理博弈。

有趣的是,当初嫌弃“鄂”字车牌的人,这次也是赞扬武汉的人。他们如出一辙,在键盘上敲击的快感已经深入他的内心,在灵魂深处释放一个特别真实的声音:顺应舆论的趋势简直太刺激了,下次我还要这样!

我的一个上海朋友,他的同事就是最早没有积口德的人,内容实在不愿意写出来,你们可以自行脑补。

但是上海这次,让他彻底闭上了臭烘烘的嘴巴,因为上海这次承受得仿佛也不少,他也因此而郁闷过,当知道武汉的免费隔离后,猛地拍了拍大腿说:还是武汉牛!

我朋友也就笑了笑。

不管怎么样,部分不怀好意的人的态度转变了,武汉的这场疫情下的自我救赎,算是走完了。淋过雨的人,始终知道为他人打伞。

至少,舆论的指针没有指向湖北,也很久没听到“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言论。

这,让我想到了河南。

河南简称“豫”,是因为历史上称之为豫州,这应该是真的,至少比湖北的“鄂”更真实。

因为省份相邻,我不少下属是河南过来的,新同事免不了进行自我介绍,而当中发生了不少怪异的事。

有的人不会介绍自己是河南人;有时候当介绍自己是河南人,会议室会出奇的安静。有一个马大哈甚至还会问:是国外的荷南还是偷井盖的河南?

此话一出,我大概知道为什么部分河南人会羞于启齿。在我印象里,也曾有一段时间让我对河南人印象不好。

那是大学读书的时候,一个河南人未经允许用我的东西,直到有一次用我的毛巾我才勃然大怒,这事我和朋友谈起,朋友告诉我他也有同样的经历。

随着年龄增长我倒越来越喜欢河南人,也许真正接触多了河南本地人,他们淳朴热情,是骨子里的那种淳朴,不做作,和他们打交道心理会很踏实。

但是,河南的一些负面影响仍然无法真正改变,我走南闯北,谈论各地风土人情,就发现人们对河南的风评会比较差一些。

这个“偷井盖”的梗出自哪里?为什么这个梗会传得这么远?为什么还能给一个城市抹黑?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湖北,“九头鸟”其实在当地是一个不好的词语,近年来却很少听到,因为政府的明智,让湖北留下了好印象。

这场自我救赎,请问河南还要走多久?

大概需要更长时间了,前有唐山,后有河南。我在看到河南某家银行的操作之后,觉得更是遥遥无期,真是可怜了淳朴热情的河南人,因为你们,再次背锅。

就因为去了河南某家银行,你们就决定全部红码?他们只要想取回属于自己的钱,他们有错吗?

不禁想到了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徐峥对警察说:黄毛只是想救自己的命有什么错?

河南相关单位,确实又给本地人抹黑了。

不少网友提问:

更有甚者提问:河南人不偷井盖了开始以这样的方式“抢”了吗?

事实证明,当部分单位无作为之时,一个地方就会被抹黑。

唐山的事件,在网上发酵了这么久,由此爆出了一个梗:去唐山吃烧烤带保镖吗?无论如何,人们的印象不会好到哪里去了。这烧烤吃得太不值当。

与其说河南的自我救赎之路,更准确的说是河南相关单位的自我救赎之路,不要让河南人再次背锅。

本来风评就不好,出了这档毁三观的事情,雪上加霜。

那天和朋友谈论起来,酒喝多了,朋友竟然举杯高喊:朗朗乾坤,竟然还能因为取自己钱被红码的!呜呼哀哉!

这朋友就是河南郑州的。

这声来自河南人的呐喊,不知道相关人员是否能听见?

唐山被摘掉了“文明”的称号,河南的自我救赎之路还需要走多远?少一些幺蛾子的事,不要让淳朴的河南人给你们背锅。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9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