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正在这个群体蔓延。
12月14日上午11点半,李林开始上线接单,然后是一路的电话轰炸:为什么还没送到,都三个小时了?我的外卖被你吃了吗?能不能快点来取货?客户都催死了……
除了中间休息的3个小时,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2点下班。这一天,他总共送了:
68单。
在这精疲力竭的14个小时里,除了被压得透不过气的单量,他还得面对一个更大的难题:同一时间内可能要送完全相反方向的订单。这种现象,并不是孤例。
在第一波新冠感染潮出现的这些日子里,昆明全城被按下了静止键:
同德、南亚、恒隆、公园1903变得空空荡荡,写字楼里不少公司大门紧闭,唯一被加速的就是外卖骑手和他们的电动车时速。
打开微信外卖群聊,全是催单的网友,有人下午7点点的外卖,到了晚上10点多还在问骑手到哪儿了;有人连点了几家无人接单,不断收到退款通知。
骑手只有唯一的选择:
在自己发烧之前尽可能多地完成工作。
1
12月11日,乐跑骑手曾意成和三十来名骑手在万宏国际附近的健之佳总部门口等着取货,一群人围着等了许久,但药店根本拣不出货来,无奈只能取消订单。
他告诉财哥,据他观察,平时单日一百多单的药店,放开后每日单量能达到七百左右,平时十几二十单的最近也能做到两三百单。
沈榆是另一位乐跑骑手,他说,疫情放开后,12月7日下午开始迎来外卖订单暴增,到了12月8日上午增加得更厉害:
药物订单量翻了三倍。
据财哥了解,美团骑手配送分为众包、乐跑、畅跑、专送几种不同类别。众包时间自由,多是兼职;乐跑和专送都有规定上下班时间,有一定的考核及淘汰机制,乐跑配送半径在10公里以内,专送全城送;畅跑则是附近几百米范围内派单,单量多、单价低。
他们一边跟时间赛跑,一边还得尽量避免被病毒赶上。
多位美团骑手告诉财哥,最近很多同事都阳了,要么出现发烧症状,无法配送;要么临近年关,很多人回家了,人手非常紧缺。
整个骑手网络几乎已处于半瘫痪状态。
相比起来,吃不上饭还是小事,买不到药才更令人焦心。
最近几天,北京、广州、成都,甚至昆明的感染人数都在指数级上升。在昆明,周围的不少朋友都晒出了自己的抗原两条杠。有一位朋友头天还在朋友圈自称“天选打工人”,第二天就喜提“小阳人”。
无论男女,战战兢兢拿着试纸等结果的日子终于来了。
短短几天,药店就被掏空,货架上只留下寥寥几种保健类药物无人问津。美团、京东、阿里大药房等各大平台上连花清瘟、布洛芬类的感冒发烧药也全部脱销,每天定时上线的药物,财哥试了一下,连付款界面都刷不出来。朋友圈除了病情交流,就是求药、求抗原、求体温计的帖子。
这让人想起以前乡里乡亲的年代,谁家要办席了,你家凑一口锅,我家拿两个盆,他家赞助两把杀猪刀。
这两天的昆明也是这样的,你给我捎两个抗原,我给你扣一板布洛芬,大家在疫情里守望相助。
当一座都市忽然失去了习以为常,以物易物就成了最好的方式。很多店铺已经关闭了外卖接单,药物流通从美团买药转向了美团送药。
2
今年二十出头的朱慧,白天在一家老字号糕点店当西点师,晚上下班后换上骑手服开始送外卖。
最近她平均一晚能跑个十多单,其中有80%左右都是送药的,而且全是七八公里的跑腿单。
相比起送餐,送药要更轻松一些,质量轻、体积小,便于装箱,不会撒漏。在骑手紧缺的情况下,跑腿单每一单的价格都比平时高出不少。
但相对地,送药的订单对朱慧来说也意味着更高的感染风险:
很多送药和取药的人可能都是阳的。
12月13日晚上,朱慧送了6单,4单都是跑腿送药。她只能把口罩仔细戴好,交货后赶紧离开,尽量减少接触。对于选了无接触配送的顾客,朱慧心存感激。
这天晚上,有一单让她印象深刻。
客户下了单之后叮嘱她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送到半路又打电话来提醒她送到之后不要直接敲门当面交货。
虽然已经很小心,但朱慧还是在第二天晚上出现了嗓子痒、发热的症状。同样在这一天发烧居家的还有沈榆。
沈榆很早就接触了外卖行业,正式成为骑手已经7个月。正常情况下他每天从早上10点半到晚上8点半按点上下班,中间有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疫情放开前沈榆每天能跑四五十单,最近很轻松就能跑到六七十单,而且每单的提成比之前翻了好几倍。
与此同时,每一单的配送时间也延长了不少,平时40分钟的订单现在会多出20~30分钟。
沈榆跟财哥分析,除了订单增多、骑手变少导致无人接单之外,还有很多商家因为疫情关门,还开着的商家外卖出餐量大增,出餐时间变慢。
现在去取货店里全是打包好放在保温箱里的外卖,以前根本不会有这么多。
最近几天,虽然感染风险大大增加,但对沈榆来说工作反而变得更轻松了一些。只是有些时候外卖送到了,客户取餐的时候会刻意避开他手接触的地方,令他略微感到不太舒服。
3
对于全城配送的专送骑手李林来说,这几天真是太忙了。
看着手机接单系统上乱七八糟的订单路线和不断增加的派单,李林感到一阵头大,更要命的是,不仅要时刻在脑海中规划整理路线,还要应付顾客和商家的双重夺命连环call。
深吸一口气后,李林挨个跟顾客解释、道歉。
态度不好的客户和商家直接开骂,不接受解释,最后未按时送达的责任只能归结在骑手身上。
但也有很多客户一直鼓励李林他们:
注意安全,多久都没事儿。
最近点不到外卖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感受到了运力的紧张。抖音上有一个高赞视频说:我正在渡我最难渡的劫,我想外卖小哥也在渡劫吧。
据多位骑手讲,他们每天都在外面跑单,很少回站点,对于究竟阳了多少人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数字,但越来越紧张的外卖配送,让李林愈发觉得自己是疫情放开后的昆明“最后一波”还在奋斗的外卖骑手。
唯一没有在渡劫的似乎只剩专职校园外卖的骑手。
伟仔是一个校园外卖平台的负责人,团队共10个人,主要业务范围集中在呈贡大学城区域。因为学校基本都已放假,他们就不存在送餐送药的需求,公司也全员放假。
这两天整个城市异常空荡。财哥昨天出去溜达了一圈,感觉好像一下子快进了两个月,直接迎来春节。
视频号上一个昆明·“空城计”的视频也引来了诸多人的热议。
网友评论,这两天的现状是这样的,一部分人已经阳了躺在家,另一部分人实在顶不住挤在了医院,还有最后一部分人居家办公呢,正在要阳不阳的状态。
但也有不少好消息,昨天一大早,好多朋友都分享了网购抗原发货的消息,还有一些朋友已经基本痊愈,甚至头天晚上已在烧烤摊上大杀四方。
沈榆烧了一天后已经基本退烧,他计划着这两天就能重新上岗跑单了。李林今天也依旧11点半准时到岗,开始了新一天的高峰送餐。
不管怎样,在这没病等病的日子里,每个人都在学着适应疫情的第一次。
余华在《活着》里说: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这道坎,我们都能翻过去的。
(以上骑手均为化名)
云财财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转载请微信联系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6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