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天在家做饭,人都没有外出,没得必要做核酸,不去,不去。”卫功好劝了大半天,大爷还是不愿意去做核酸。这是卫功好遇到的第一个志愿服务对象,没想到一来就遇到个“硬茬”。
再难的山头也要攻下来,越是困难越要逆行而上。卫功好在部队的“犟脾气”又冒了出来,不厌其烦,耐心解释,终于拿下“山头”。
提前预判,他用军人职业敏感嗅出疫情“战火硝烟”
卫功好,1989年3月入伍,从军25年,党龄32年,全军优秀参谋,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2013年11月转业,现为重庆市水利局干部。
11月6日,卫功好的渝康码变黄,按照防疫规定需居家健康观察,3天3检。居家观察期间,军人职业敏感性让他嗅出了“战火味道”。
11月14日,是卫功好最后一天居家观察,第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渝康码恢复绿码。11月15日,单位通知卫功好居家办公,卫功好就立即拨通了社区工作人员帅智强电话,要求主动到社区报到,成为大竹林街道第一个到社区报到的退役军人。
高效组织,他把部队掌握的指挥本领用到“抗疫战场”
11月15日,卫功好在星汇社区报到后,与点长刑程,副点长李薇会合,根据卫功好军人经历,他被临时任命为副点长,三人指挥组得以成立,并迅疾开展工作。
万事开头难。社区居民核酸检测、临时管控、后勤保障、人员部署……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亟待梳理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
卫功好与点长商议后,根据社区现状和自己在部队多年的战斗经验,拿出笔记本画出小区暂时管控路线图,疏散路线,小区出入口;梳理出小区工作人员职责、任务、区域,组织指挥、汇报流程、表格文书;组织下沉66名党员按要求分组,成立核酸检测队、应急突击队、心理陪护队、保障服务队、秩序劝导队,为更好开展工作,分别设立队长副队长;分队分组实施区域工作,每班3人,保证了整个小区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运转。
连续作战,他发挥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军人本色”
“好多居民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必须一件一件去落实。”马不停蹄,日夜奋战,卫功好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传达会议要求,研究工作安排,群策群力,共同献策,共克时艰。
“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一栋栋居民楼走访,一家家居民敲门核实,卫功好每天的微信步数都超过两万步。困了,就靠着椅子打个盹;累了,就趴在桌子休息一会儿继续战斗。特别是前期人手紧张,卫功好和战“疫”队友几乎没怎么合眼。后来,增援队友到达才缓解了紧张局面。
“在我们志愿者中,他拼劲很足,既是指挥员,又是很好的战斗员。”和卫功好一起战斗的志愿者这样评价他。卫功好的拼劲儿让志愿者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也看到了党员队伍的战斗力,更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
用心用情,他在社区和居民中架起一座“温暖桥梁”
11月15日14时30分,小区有老人需要紧急就医。卫功好立即联系志愿者许毅,一边了解老人情况,一边联系医院。
14时41分,卫功好和许毅穿好防护服入户。为了缓解老人的紧张情绪,卫功好拿出部队的爱兵“密码”,跟老人拉起了家常,唠嗑解闷。
“社区工作跟我们带兵爱兵有异曲同工之处。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沟通,什么事都能成。”卫功好总结道。
受疫情影响,少数居民出现一些负面情绪。面对居民的问题,卫功好总是笑呵呵地回答,介绍疫情情况,宣传相关政策,争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即使口干舌燥,他也始终保持温暖笑容。有人问他:“老卫,你图个啥?”卫功好爽朗地回答:“我不图啥,但我是个退役军人。危急关头,防疫吃紧,必须有人站出来,这个事情总得有人做,要不是你,要不就是他,我这个退役军人不能往后退啊!”
受到卫功好的感召,3名居民也报名当了志愿者,参与小区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和物资运转工作。还有一名社区志愿者为卫功好撰写了一副对联:主动请缨为民服务不取半分,卫功好人连续作战默默无闻,横批:大爱无痕。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58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