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20年代开始,一批又一批黑人在美国登上了“回乡”的轮船,黑人们在轮船上欢呼着自己得到了解放,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故土。
废奴运动之后,为了减轻国内的人口压力,美国人决定把生活在社会底层、为数众多的黑奴,分批转运到了西非,任凭他们在西非自生自灭。
黑人们得到解放之后,漂洋过海来到了西非塞拉利昂,却发现这里并非像美国人描述的那样,是可以安静安居的乐土。
物产贫瘠、部落冲突严峻,塞拉利昂和美国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无法再次回到美国的黑人们,被当地的酋长拉拢,充当劳动力和武装势力。
但曾经在美国生活过的黑人,怎么可能再被西非土著奴役?
落后的利比里亚
歧视着西非土著的黑人,直接结成了联盟,开始反抗和打压土著势力。
西非土著开始沦为了从美国移民而来的黑人的奴隶,一处美国的海外“飞地”政权就此建立。
1838年,8个移民区在国会的领导下走向合并,一个崭新的政权由此诞生。
黑人们把自己的政权寓意为“liberty”(自由)和“liberated”(解放),联合两个单词,就得到了一个新的词语“Liberia”。
这也就是如今,在政治体系上完全照搬美国制度的利比里亚。
从政权诞生起,利比里亚就一直在抄美国的“作业”,但是利比里亚现状和美国相比,简直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利比里亚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作为农业国家,全国上下农业人口高达百分之七十。
虽然该国境内有着380万公顷的耕地,但是得到开发的不足百分之十三。
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粮食不能自给自足,完全依靠着国际援助苟延残喘。
利比里亚和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白人甚至还担任过利比里亚的高层领导。
和其他西非国家相比,利比里亚似乎有了美国这座大靠山,赢在了起跑线上。
但是利比里亚又是如何慢慢发展到今天的局面呢?
这还得从当初美国的废奴运动说起。
“帮助黑人回乡”
人权意识慢慢苏醒的美国,全国境内高举着人权的旗帜,黑奴们也得到了应有的待遇。
从农场、庄园出来的黑奴们,成为了社会上的自由人。
但是人口众多的黑人,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脱离了农场、庄园,他们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出路。
自由的黑人无家可归,一部分重新被农场主抓回去接受奴役,农场主继续压榨着他们的剩余劳动力。
剩下的一部分不想再回到过去被压迫的生活,开始扰乱起了社会治安,抢劫杀人等暴力事件一时间大量滋生。
起初想要解放黑人的社会名流们眼看着局势快要失控,焦头烂额的他们于是想出了两个办法来解决黑人问题。
部分名人承认了黑人美国人的身份,尝试着建立相关的组织来解决黑人的困境。
另外一部分名流则认为黑人卑贱,不配继续待在美国,而且他们大多是被迫来到美国的,应该把他们送回家乡。
但是无论哪一派人,他们都对黑人有着严重的社会歧视。
即便是承认黑人美国人身份的名流,给出的后续解决措施是将他们训练为工人,但是相比起白人,黑人得到的报酬要低很多。
希望遣返黑人回乡的一派,更是觉得黑人是美国人的耻辱,素质低、邋遢,有损白人的形象。
加上黑人的人口数量增长十分迅速,很快就在人口结构中占据了优势。
两派人员争论不休,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黑人问题日益严重,遣返派也就占据了上风。
遣返黑人也就开始被提上了美国高层的日程。
但是美国国会却不太乐意在这项行动上进行财政拨款,移民黑人进展缓慢。
库非是第一个执行移民黑人行动的美国议员,他计划着将黑人运送到塞拉利昂,再转运回一些西非的特产,这样来收回成本。
1816年,库非带着38位黑人来到了塞拉利昂,但不幸的是,他染上了非洲的瘟疫,不久就离世。
库非逝世之后,华盛顿的侄子开始着手处理起了黑人移民问题。
美国殖民协会随之建立,协会打出的旗号便是让黑人获得自由与解放,不受白人的欺负。
协会把自身的行动标榜为慈善行为,但是他们也知道筹款很不容易。
成员们看到其中蕴藏着大量的商机,在与西非地区各个酋长联系好之后,协会用着“帮助黑人回乡”名号,要求西非酋长卖给他们大量土地。
同时,协会还会给酋长们一些枪支弹药、衣服等生活物资。
将黑人运到西非之后,协会把他们投放到了一座低价买来的岛屿谢波岛。
谢波岛在当时还是一座无人的荒岛,如今是利比里亚的首都蒙罗维亚。
协会也延续了库非的策略,在西非收集了大量土特产,运回美国之后高价卖出。
为了不让外人知晓此事,协会隐瞒了其中的利润,并谎称黑人已经回乡,他们仅仅是在做公益。
国会看到美国殖民协会确实解决了境内的黑人问题,便不断进行财政拨款。
殖民协会的经济实力与日俱增,运到西非的黑人也就越来越多。
但是来到西非的黑人们,下了轮船才发现西非是一个鸟不生蛋的贫瘠之地。
从美国远道而来的黑人们,又是怎样在西非这个不毛之地上建立了主权国家的呢?
战乱与贫穷
酋长们在黑人到来以后,将他们视为争夺资源的武装势力,要求黑人们站队。
被美国人解放的黑人,面对自己“老乡”的行为,明显觉得他们是异想天开。
不想被西非土著酋长奴役的美国黑人,在数量上占据着很大的优势。
加上他们长期生活在美国,眼光自然会比土著人开阔。
所以在和西非土著争权夺利的时候,美国黑人理所当然就占据了优势。
他们推翻了酋长的统治,开始奴役起了西非土著。
美国人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他们原本想着以后慢慢掌控这些黑人。
可没想到黑人居然帮他们扫清了在西非的障碍,而亲美的黑人还要继续依靠着美国人的势力。
美国殖民协会一下子就拥有了在塞拉利昂的海外殖民地。
利比里亚联邦在1838年建立以后,美国殖民协会就开始委派白人担任总督,处理所有事务。
但是由于利比里亚联邦的环境太过恶劣,时常有着一些病毒,白人很不适应。
所以白人很快将总督的位置让给了黑人,罗伯茨在1841年上任,黑人开始自我管束。
拥有主权的利比里亚人口大多数都是美国黑人,所以他们将自己视为美国的一部分。
黑人们于是借着美国殖民协会的势力,开始慢慢向周边扩张。
利比里亚联邦甚至还向来往的商船收取关税,但这一消息传回美国之后,美国人立刻就不乐意了。
美国人当时还举着人权的旗帜,反对世界范围内的殖民行动。
美国黑人打压西非土著的行动自然受到抵制,美国殖民协会的处境很是微妙。
为了撇清和美国黑人的关系,美国殖民协会便进一步给予了黑人们更多的权利。
协会看出风向不对,虽然帮着黑人有利可图,但是也依然无法公然反抗美国的国家意志。
利比里亚联邦在得到更多的权利之后,名正言顺地向外国商船收取关税。
但是,类似于英国、法国等国家,却不承认其主权,拒绝向黑人们交税。
利比里亚黑人也有了迫切建立主权国家的愿望,同时,美国殖民协会也无法再继续负担利比里亚的财政支出,索性就甩手不干了。
1847年7月26日,利比里亚宣布独立,国家的国体还有政体,都和美国高度类似。
利比里亚共和国建立以后,原来的总督罗伯茨担任了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
但是罗伯茨不是华盛顿,他并没有带着利比里亚走向光明前途的能力。
谋求独立之前,罗伯茨就开始压迫起了当地的黑人,独立只是为了合法收取关税的手段。
在罗伯茨的带领下,利比里亚开始向内陆扩张,甚至还和英法殖民地起了冲突。
这时候美国还对利比里亚有着一定的支持,但是随着南北战争结束,美国渐渐将重心转移到了国内的生产建设上。
失去了美国支持的利比里亚,面对英法殖民者自然无力招架。
屡战屡败的利比里亚不得不和英法殖民者签订了条约,利比里亚一度失去了全国上下一半的土地。
在共和国建立之后,得到主权的黑人们情绪一度高涨,认为他们成为第二个美国指日可待。
但是利比里亚此前毕竟是不毛之地,大量的土地还没有得到开发。
美国殖民协会此前也仅仅是在这里收购了一些铁矿、甘蔗还有一些热带特产,并没有在这里从事工业生产。
面对毫无工业基础的利比里亚,罗伯茨上台之后也没有将重心放在工业建设上。
穷兵黩武的罗伯茨一心想着怎样扩张,靠着咖啡、甘蔗等农副产品出口,利比里亚政府在对外贸易中获得的收益很低。
而且,战争失败又需要割地赔款。
不仅如此,利比里亚土著时常会发生叛乱,共和国的财政没过几年就陷入了僵局。
1912年,利比里亚不得不向美国求助,英法也趁虚而入,控制了利比里亚的关税。
美国人担任了利比里亚的海关总署长,还掌握了全国上下的财政。
利比里亚也就再次沦为了美国的附庸,二战之后,美国甚至在利比里亚建立了军事基地,对利比里亚的政治、军事、经济全盘掌控。
但是美国也稍稍帮助利比里亚进行了工业化建设,在美国治下,利比里亚的经济开始慢慢复苏。
杜伯曼在执政28年的时间内,针对利比里亚的问题,进行了改革。
杜伯曼给予了境内黑人平等的地位,赋予了土著黑人们人权,有效缓解了国内的民族矛盾。
加上杜伯曼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外资也很乐意来到利比里亚。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人更是加大了对利比里亚的支持,让利比里亚站在了自己的阵营。
但是自从杜伯曼逝世之后,下一位总统托尔伯特又将利比里亚搞得一团糟。
1971年托尔伯特上台,他没有奉行黑人一律平等的政策,开始不断打压土著黑人。
利比里亚的中高层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托尔伯特把自己标榜为一个打击腐败的总统,但他上台之后,就开始进行了独裁统治。
在反腐败活动中,托尔伯特把不少自己的政敌拉下马,并且让密友填补空缺。
一些反政府组织开始建立,这个国家开始风雨飘摇。
1979年,利比里亚政府为了获取财政收入,决定对大米提价。
但是这样事关国民生计的大事,百姓自然不愿意,蒙罗维亚的居民开始示威游行。
托尔伯特随即出动军队镇压,各方势力看清楚了托尔伯特的真面目之后,进行了夺权斗争。
多伊击毙了托尔伯特之后,建立了土著政府,并听取了美国意见,开始民主选举。
但是多伊为了让自己能够成功当选,残忍杀害了政敌,甚至让士兵将反对自己的手下齐逢克帕切成片分食。
科特迪瓦组织的反政府组织由泰勒领导,此后利比里亚境内就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内战。
20世纪90年代,利比里亚一度处于军阀混战的乱局,直到西非国家的维和部队进入利比里亚,敌对的双方才开始谈判。
多伊阵亡之后,新的政府领导人派索耶上台,泰勒和他也根本谈不拢。
不断扩大的乱局最终在1996年,敌对双方迫于国际压力停火。
在2003年,利比里亚在联合国的关注下实现了久违的和平。
但是由于长期战乱,这里的人们依然还吃不饱穿不暖,依靠着国际援助才能生存。
最后,也希望利比里亚的人们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走出困境。
-完-
编辑 | 不误小星星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1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