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见了自己多年未见的朋友,从业务转行做了便利连锁店,通过见面的交谈中,我感觉到渠道的变迁,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对传统的便利店的冲击,已经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
他的便利店开在省会城市比较知名的旅游景点附近的居民区,便利店面积400平米,经营状况较好。
朋友介绍了他的便利店现在的生意结构,线上销售占门店销售60%,线下销售占40%。这个对比数据令我感到,数字化浪潮的汹涌,对便利店的销售出现明显变化,而生意结构中“鲜食部分”急剧上涨,引起我的兴趣,他跟我详细介绍了业绩的构成情况。
说到“鲜食零售”成为这两年本土便利店的破局之法。如今,便利店品牌入驻外卖平台,线上同步已不是新鲜事。但是无论怎么变革,最终还要回归盈利问题,那么我问朋友做线上外卖平台生意,赚到钱了吗?朋友肯定的点点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67.2%的便利店来客数出现明显下滑,然而,在线下客流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便利店销售额却出现了相反的变化,64.1%的门店实现了销售的同步增长。
由此,我们也发现了这个数据的反差,“鲜食零售”成为了便利店获取增长的核心增长利器。
我们熟知的几个便利连锁品牌,这几年出现了快速开店的节奏,湖南的“新佳宜”主要聚焦奶品、鲜品和“瘾”品三大板块,推出大部分24小时鲜保产品,通过打通供应链,满足消费者鲜的诉求,2022年实现外卖销售同比增长300%。
还有武汉的Today与美团合作开展鲜食满减活动,订单快速增长,现在每月超万单。
说到便利店的疯狂开店,也与大型卖场的闭店收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前段时间的家乐福出现大部分经销商不供货,永辉超市的闭店,湖南步步高的全线停摆,这都是大型终端渠道的现状,而线下便利连锁却不一样,出现逆势增长。
当然,疫情期间,出门不便等因素导致了便利店客流的减少,而线上销售则弥补了这个板块的下滑,疫情结束,加速了消费者线上的转移速度,已经形成的消费习惯不可改变,消费者的趋势,线上已经占据较大份额。
我们来看看终端卖场沃尔玛的数据,就找到了答案。沃尔玛四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净销售额增长13.5%,山姆会员店和电商业务持续表现出色,四季度电商净销售额沃尔玛中国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已达48%,增长率70%。也就是说,沃尔玛的增长几乎就是线上电商的增长。
沃尔玛过去五个季度电商增长额依次为:96%、93%、89%、77%、70%。
“鲜食零售”,各大超市也都闻到了香味,永辉全年在数字化改造方面投入近7亿元,其中自己研发的全链路零售数字化"YHDOS"已经所有门店全覆盖。2022年线上业务销售额增长21%。
鲜食零售是不是便利店的风口?前面各大型卖场的践行,给了我们信号,未来线上零售,将是占比越来越多,“鲜食零售”将是各大便利连锁的竞争利器。
说到是不是风口,我们无法确认,但跟随趋势的变化,我们才能在这个渠道中活下去是硬道理。
我们如何跟随“鲜食零售”实现我们的渠道跟随战术呢?
1、进行渠道产品研发,设计适合便利连锁销售的商品
2、“鲜食”是打破传统商品的利器,我们的商品如何改造是公司的课题
3、线上零售的大幅增长,倒逼生产商注重品牌的塑造,单纯价格打不赢。
4、线上销售的年龄阶层,核心诉求的数据分析,是每个生产者必须要懂的内容
5、零售企业跨界多元化发展已成趋势,营销应从城市中心向居民社区转变
6、企业营销管理也应从粗放式管理向以数据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转变
面对整体零售的下滑,激烈的电商、社区团购等渠道变化,作为便利店应通过自身的变革,通过精细化、数字化、专业化方面进行提升,寻求更多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思考,针对渠道的变革期间,混沌时间,如何找到第二曲线的增长,回归到我们本身,最终还是我们自己的产品要有自己特有的满足消费者的那个“卖点”,另外,就是再好的产品,还要有一支专业的能打胜仗的团队。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我们共同探讨,一起学习,欢迎您给与评论!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10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