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法》实施一年多来,新疆兵团第二师司法局在工作实践中深入剖析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变化,从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兴趣和参与感着手,丰富社会活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调动社区矫正对象的积极性,让矫正对象自愿参与社会活动,达到主动修复社会关系的目的,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灵魂摆渡人”。
组织集体训练,培养集体责任感。二师铁门关市辖区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类型大部分是缓刑,他们大多数人没有参加过集体队列训练。因此,让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队列训练和拓展活动,在训练过程中社区矫正对象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既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集体责任感,同时体会到了规则的严肃性。在拓展活动中增加小游戏项目,能够让社区矫正对象放松心情,同时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通过实践反馈,社区矫正对象参与集体训练意愿较高,切实达到了管理教育的目的。
组织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二师司法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组建特殊志愿服务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社区矫正对象作为城市公民,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活动中,因此各司法所带领社区矫正对象志愿服务队定期参加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活动,为城市文明干净美丽贡献力量。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社区矫正对象得到了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的认可,培养了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发挥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组织红色主题教育,培养民族责任感。二师司法局除了组织法律法规、道德教育等集中教育学习外,还指导各司法所结合雷锋学习日、国家安全日、国家宪法日等特殊教育时段,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二师法治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现场学习中国革命奋斗历程,缅怀革命先烈,让社区矫正对象深刻的接受教育洗礼,培养家国情怀,也深刻反思自己所犯的错误,痛下决心认罪悔罪,珍惜当下的生活,决心服从监督管理,以自己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二师司法局创新社区矫正教育矫正方法,实现刑罚执行与教育帮扶的有机结合,丰富教育形式,提升矫正效果,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灵魂摆渡人”,真正实现社区矫正“治病救人”的目的,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通讯员:庞文峰 王彬
编辑:江伟豪 责编:庞文峰 刘雅雯
审核:席伟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8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