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期的我们会被武侠故事吸引,自然是被书中那些精妙而神奇的武功绝学,还有那种快意恩仇的感觉所吸引,至于江湖儿女之间的“儿女情长”,那都是次要的调味剂,那时的我们甚至不懂什么是“爱情”,只是理所当然地认为男女主角会走到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固然俗套,却也算得上是剧情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所以我们见识了郭靖和黄蓉同生共死守卫襄阳,也见识了杨过与小龙女排除万难走到一起,还见识了张无忌在众多女子中选出了自己的挚爱赵敏,不论最终的结局如何,至少他们都与相爱的人走到了一起。
也正因为有那些圆满的故事,《天龙八部》的结局才格外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它过于不完美,萧峰自戕身亡就不说了,就连段誉最终也没娶到心爱的“神仙姐姐”王语嫣,金庸为何要这样安排他们的命运?
一、出乎意料的结局
郭靖与黄蓉自一开始就是双向奔赴,甚至黄蓉还是更主动的一方;杨过与小龙女的情不知从何起,却一往而深;张无忌与赵敏则是从对手变为爱侣,他们能在一起更多的是因为赵敏那句“我偏要勉强”,无论如何,这几对情侣之间的爱情都是互相有回应的,而段誉和王语嫣则不是如此。
段誉与王语嫣在一起,从头到尾都是段誉一厢情愿,一开始王语嫣甚至都没有正眼看过段誉,一心只想着自己的表哥,直至慕容复原形毕露,目送她跳井,她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入了段誉的怀抱,所以她与段誉的爱情颇有几分“强行凑对”的感觉,对于段誉而言,似乎他收获的也不是纯粹的爱情。
然而旧版的故事只发展到他们一同回了大理就结束了,儿时读这段剧情只觉得“男女主角能在一起就好”,长大后则越看越不对劲,甚至有些膈应。
于是金庸在新修版中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修改段誉和王语嫣的结局,让王语嫣抛弃段誉,重归慕容复身边。
以正常的逻辑来看,金庸的修改方向应该是让段誉和王语嫣在一起的过程变得更合理,而不是拆散他们二人,但终归还是读者肤浅了,其实金庸拆散他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情理之中的设定
正如读者所见,段誉和王语嫣的结合是很难得到祝福的,不过原因不仅仅只是“王语嫣没爱过段誉”而已,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在于就连段誉爱的也未必是王语嫣。
比如新修版后记中金庸就剖析了段誉的内心:“段誉对王语嫣终于要摆脱‘心魔’等情节,原书留下大量空间,可让读者自行想像而补足,但也不免颇有缺漏与含糊。中国读者们读小说的习惯,不喜欢自己凭空虚想,定要作者写得确确实实,于是放心了:‘原来如此,这才是了!’”
对于段誉而言,王语嫣只是他的“心魔”而已,其实这一点顺着原著读下来也不难理解,因为段誉一开始爱上的的确不是王语嫣,他是在琅嬛福地中爱上了那尊“神仙姐姐”的玉像,严格来说,那玉像雕刻的是李秋水的妹妹,而不是王语嫣,王语嫣不过是长得与那玉像有些相似而已。
段誉对王语嫣一见钟情,也仅仅只是爱上了她那副皮囊而已,不然呢?所谓的一见钟情不都是“见色起意”吗?
其实你不妨代入段誉的角色,去感受段誉的心路历程,若你是他,历经千辛万苦去保护、追求王语嫣,王语嫣却始终向着她的表哥,丝毫没顾及你的感受,直至她表哥不要她了,她才可怜巴巴地转投你的怀抱,你心里作何感想?这时候即便你原本爱的就是王语嫣,也难免犯嘀咕,该重新审视这段感情了。
所以王语嫣离开段誉,而段誉没有做任何挽留之举其实是合理的。
不过王语嫣回到慕容复身边,却缺乏一个合理的解释,毕竟从明面上来看,她要陪伴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疯子而已,她对慕容复固然是一片痴心,但要知道慕容复可是亲手逼死了王语嫣的双亲,难不成王语嫣无脑至极,即便如此,还能接受这段关系?
其实这件事还得从上帝视角,或者说是作者金庸的视角来分析,或许他如此安排剧情的原因早已藏在这三个角色的名字之中。
三、刻在名字中的命运
现实中,父母给孩子起名的时候往往都是带着一些美好的期许的,比如名中带“强”,那多半是父母希望孩子能有健康强壮的体魄,或是才能极强,若名中带“俊”,那多半是希望孩子长得一副好皮囊。
而文学作品中,作者赋予角色某个名字时,或许就已经将那角色的命运定好了,以金庸故事为例,那“独孤求败”就是典型的名字决定命运,试问谁能想到自己能一生不败?显然从这个角色的名称设定就能看出他的命运。
而细品段誉、慕容复、王语嫣这几个名字,其实也能够看出他们之间的关联。
首先看段誉,这个角色的确是有历史原型的,不过其历史原型叫“段和誉”,金庸为何要去掉其中这个“和”字?那是因为段誉的读音通“断欲”,正如金庸在后记中说的那样,段誉后来破除了心魔,不再执迷于王语嫣,这也是他后来为何要出家的原因,因为他要“断欲”。
而慕容复和王语嫣这两个名字之间的关联则更为紧密,你可能有所不知,连载版中的王语嫣其实叫“王玉燕”,如此一来,这个角色与慕容复的关联就十分直观了,一个“复”,一个“燕”,这不就是慕容复口中说的“复兴大燕”吗?而后来他们二人的结局也证明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因为慕容复的确是在王语嫣的陪伴下,在自己幻想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了大燕皇帝,这对渣男渣女凑在一起再合适不过。
不难发现,金庸的故事越品越有趣,一些不经意的细节或许就藏着有趣的彩蛋,这也是金庸故事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8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