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曾仕强,道德经1一81章全文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曾仕强,道德经1一81章全文

老子

《道德经》第73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武冒进者必死,自视无能者得活。

这两者,一个有利,一个有害。

上天所厌恶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呢?圣人都难以说明白。

上天之道,不斗争反而容易取胜,不说话反而应答自如,不可以召唤反而不请自来,从容自然反而谋划得当。

上天之道,如同一张大网,虽然稀疏,但却丝毫不会遗漏。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曾仕强,道德经1一81章全文

《道德经》第74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zhuó),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如果人民已经不怕死了,以死来恐吓他们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人民惧怕死亡,对于那些做恶的人,抓住他们再处死,那么谁还敢做恶呢?

上天其实有一位专门管杀人的神。如果你打算代替这位神去杀人,就好像一个外行去代替木匠削木头,怎么会不伤到自己的手指头呢?

《道德经》第75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人民吃不饱,是因为统治者收到税太高了,所以人民才吃不饱。

人民不好治理,是因为统治者好大喜功,所以人民才不好治理。

人民敢于铤而走险,是因为统治者搜刮无度,所以人民才铤而走险。

所以,不执着于生活享受和贪图名利的人,比那些贪图享受和名利的人更高明。

《道德经》第76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才柔软,人死了身体就僵硬了。

草木活着的时候枝叶才柔嫩,草木死了枝叶就枯萎了。

所以,坚硬的东西是属于死亡的,柔弱娇嫩的才是属于生命的。

因此,一味强调军队强大,就要被消灭了,树木太过粗大,就要被砍伐了。

强大者往往处于劣势,而柔弱的往往反而处于优势。

《道德经》第77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yú)?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上天之道,不就像弯弓射箭吗?

拉高了就向下压压,拉低了就向上举举;

拉得太满了就松松,拉得太松了就再紧紧。

上天之道,就是将过量的减少,将不够的补足。

人间之道却不同,是让不足的进一步受损,让有余的进一步肥肉添膘。

那么,谁能把有余的拿来奉养天下呢?只能是有道之人了。

所以,圣人有作为也不自恃功高,有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不表现出自己的贤能。

《道德经》第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对付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因为水的柔弱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改变它。

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知道的,却没有能践行的。

所以圣人说:

能承受因治理国家而带来的屈辱,那就是社稷之主;

能承受国家灾难的,就是天下之王。

这些话原本是正确的,听起来却好像反话一样。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曾仕强,道德经1一81章全文

《道德经》第79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调和化解深重的怨恨,怨恨肯定不能消除;

如果用“德”来回报怨恨,有岂能算是善良呢?

所以,圣人会保留借据契约,却不会用它来要挟别人偿还债务。

有德之人会订立契约却不会索取,无德之人则关注在索取上。

上天不分亲疏,只是眷顾顺应天道的人。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曾仕强,道德经1一81章全文

《道德经》第80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家小,人口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重视生死观而,不向远方迁徙民众。

虽然有车船,却没有使用的地方,虽然有军队,也没有地方来打仗。

让人民重新再用结绳记事的原始方法,让人民吃得香,穿得美,住得舒适,在世俗的生活中自得其乐。

邻国的人民可以互相看见,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见,但人民从生到死却不相往来。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曾仕强,道德经1一81章全文

《道德经》第81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切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可信。

善良之人不善于辩解,善于辩解的人不善良。

明事理的人不一定博学,博学的人不一定明事理。

圣人不为自己保留什么,越是帮助他人,自己就越富有,越是给别人东西,自己的东西就越多。

上天之道,从来都是顺应自然而不为害万物;

圣人之道,从来都是为世人付出,却不与世人相争。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7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