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企业家梁章卫儿子婚礼:六靖人举办喜筵不收礼 登记过后退客人
2014-03-29 梁智华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新时代风采人物研究会天下史馆:李西红李文真综合
原标题:北流六靖人近年来办酒席兴起不收贺礼的风气,大大减轻了人际交往的成本,他们正以自己的朴素情怀,还原人间礼仪的本来面目——举办喜筵不收礼 登记过后退客人)
“你的贺礼再等一下,让我们先给早来的客人登记好名字,然后再来登记你的,并记得把你的贺礼拿回去哦!”
3月27日中午,当记者来到一个朋友儿子的婚宴接待处时,负责招呼客人的梁大叔一边把记者的红包挡了回来,一边轻声嘱咐道。
这,不由得让记者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此时正是11时46分。在北流市六靖镇石寨村拈坡组的公路旁边,一个上方腾舞着一龙一凤、并张贴着“梁荣汉郭萍萍永结同心百年好合”等金黄大字的红色拱门,格外引人注目。
而拱门里的两幢四合院式的楼房大厅中,摆设着喜筵,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毫无疑问,记者就是专程前来参加这场婚宴的。
大约在4天前,记者接到一位名叫梁章卫的朋友打来的电话,说将于3月27日中午在其六靖镇石寨村拈坡组老家,为其儿子梁荣汉举办结婚典礼,届时邀请我和几个文友前往参加。
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参加婚宴是要送上一点礼金的。
为此,记者在赴宴前特地准备了一个200元的红包。
现在,红包却被负责招呼客人的梁大叔给挡了回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眼看着旁边的客人办完了有关手续,轮到记者了。
梁大叔说道:“好了,轮到你了,快过来登记一下吧!”
梁大叔接过记者的封包,连拆都不拆,只是快速地登记了记者的名字,并在记者的封包面上加贴了一张上书“谢谢厚礼”四个毛笔字的红纸,然后就原封不动地退回给记者了。
“你的贺礼,我们已经收到了,多谢你远道而来参加荣汉的婚礼啊!”梁大叔一边表示感谢,一边吩咐旁边另一个负责招呼客人的大叔带记者进入喜筵大厅找位置坐下。
“这样就算收了贺礼啦?”记者发愣了,“为什么不收,难道嫌少吗?”
正当记者满腹疑惑之际,在北流市教育系统工作的黄春丽老师正好前来赴宴,看到这一情况后,马上把记者拉到一旁,告诉记者:“六靖人办酒席很多都是不收贺礼的,只是登记一下前来祝贺的客人名字,或是把红包剪去一个角,就表示收到客人的心意啦!像我参加过的那排村龙海盛、西山村李运荣、龙湾村何广祥等人举办的喜筵,都是把贺礼全部退给客人的。”
原来如此!
随后,记者找借口回到婚宴接待处认真观察了一番,发现不仅仅是不收记者一个人的贺礼,而是全部客人的都不收。
另一位在六靖镇工作的徐剑老师随后也告诉记者:“六靖人办酒席不收贺礼的风气,是最近两年兴起的。”
徐老师解释说,六靖镇地处北流市南部,是省道北流至宝圩、浦北至宝圩两条二级路的交汇点,为两省区、四县市的结合地带,素有“北流南大门”、“世界铜鼓王之乡”之美称,并且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近年来,六靖镇涌现了很多经济能人,他们做生意发了财,不忘家乡,不忘父老乡亲,常常捐款捐物予以支持,像顾家龙、龙海盛、梁章卫、关禄新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特别是当他们回到家乡举办喜筵时,他们感到收受别人的红包不好,因此事先都会在请柬上注明“勿带礼金”等字样,有时候还会倒贴车费给客人,方便客人来回。
近年来,六靖人发财的越来越多,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不仅是老板,其他人也竞相仿效,慢慢的,办酒席不收贺礼的风气就在六靖镇以及北流其他乡镇流行开来了。
前不久,镇南村的顾家龙在自己老家投入巨资建设“顾园”,他在举办入伙喜筵时,就不收任何人的贺礼,而且给每个客人回赠数额可观的来回车费,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
还有,西山村有一个姓黄的老板,去年底为其儿子举办婚宴,也是在客人交来的红包上加贴“厚礼心领,谢谢!”等字样,然后原封不动地退还给客人。
在黄春丽和徐剑的介绍后,不由得让记者浮想联翩:近年来,随着人际交往的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债也越来越重了。亲戚嫁闺女娶媳妇,得封红包;朋友儿子满月了,得封红包;同事乔迁新居举办入伙宴,还得封红包……
一来二去,凡是参加朋友的婚宴、满月宴、入伙宴等,很多人都会用“吃高价饭”的别称来调侃,其负担无疑也是越来越重,有些人甚至是不堪重负。
而眼下,六靖人这种不收贺礼的新兴习俗,让人颇感独特。
不少人认为,六靖人正以自己的朴素情怀,还原人间礼仪的本来面目。
责任编辑:覃维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6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