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是一部讲述国内家庭的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惊艳,惊喜。或许因为时长被减的吧,有些小瑕疵。不过不影响大局。下面开始讲剧情,剧情就很有意思,说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家庭破碎的故事。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叫做悲剧。因为在咱这,貌似这种状况并不罕见。
电影开头非常有意思,一个风韵犹存的中间女人贴着丈夫的身体寻求慰籍。丈夫以明天要搬家为由拒绝了。很好的诠释了男女的不同。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妻子。和二十如狼,四十如羊的丈夫。时代背景是九十年代的城市家庭。
镜头一转是妻子与搬家工因为薪酬问题争吵。女人的底色给出来了,泼辣,强势,直来直去。一个女人面对一个男人气势上不输。还要记得一个背景,女人是本市人,搬家工大概率是外地务工人员。这也是气势不输的一个原因。互不相让下,她看了看楼上,底下吵的火热,丈夫在窗台边呢,结果丈夫一缩脖,没理会下面的妻子。
拗不过搬家工,只能默许加钱了。看似简单的镜头,其实表达了很多,妻子抱怨搬家工没诚信,坐地起价,如果代入到那个时代你就会懂,要求涨价是合理的。那时没有手机,只能座机联系。这样的女人会把要搬的东西如实相告吗,只能往少了说,把活往简单了说。
会过日子,省钱的女人,为家庭着想的女人。工人一来,搬的东西多了,实际距离远了,自然要加价。吵起来有两方面,一是看看能不能省点,二一点是昨晚的欲求不满,有火没处撒。吵架第一句,你当我是乡下人呢,好欺负啊。
对城市小市民描绘的很到位,因为她是诚实的,搬家工是农村的,多少有些优越感。东西搬下楼,装好车,去新家。丈夫是国企一个小主任,分得一套房。
妻子坐搬家公司的车,丈夫骑着自行车带着儿子。按正常人家来说,大多数家庭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跟妈妈比较亲,对于男孩一般家长都是商量爸爸红脸,妈妈白脸,有样学样嘛,长大好有男子气概。
从小男孩不跟妈妈坐车,跟爸爸骑车看得出跟爸爸近,比较害怕妈妈。九十年代,城市小孩应该也很少坐车吧。
到地了,东西搬上楼。妻子各种挑问题,一是多花了钱了,二是路上跟爷俩打招呼,爷俩都装听不见。
工人搬完,丈夫发烟抽,嘱咐儿子买买汽水请搬家工喝。妻子听见了,出来当着搬家工的面骂了丈夫几句。打人不打脸,这是啪啪当着几个老爷们的面,抽了自己丈夫两耳光,由此可见,这个女人不聪明。会算计和聪明两码事。
而丈夫待人有些聪明。工人干完活,又是递烟又是买水看的出来。对待没有利益纠葛的出苦力的,对平起平坐的同事和上级呢,肯定没话说。丈夫是农村人,农村人进国企爬到小主任的地步,肯定不是容易的事。跟他这种处世哲学有一定关系,与人为善。当小领导肯定要与人为善,到处阿谀奉承才行,要不然凭啥让你上去呢。
搬完要走了,妻子对搬家工还来句,别踩脏了。门口搬家工和丈夫闲聊了几句。搬家被人瞧不起,还各种挑刺。心里肯定不痛快。你一看就是个管事的,找这样的媳妇白瞎你这人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也是女人作的果,赤裸裸的瞧不起外地人,能说你的好话就怪了。女人还追出去要和搬家工理论,别人活干完,钱到手,是不会和她纠缠的,吵不起来。
镜头一转,乔迁新居第一顿饭。丈夫脸色很难看。一是买汽水的事,二是一个搬家工对他这个主任没有羡慕,还觉得他挺可怜。这些年女人的强势历历在目。黑着脸。一顿饭很不愉快的吃完。女人也没多想,说大男人心眼真够小的。
晚上女人还沉浸在搬新居的喜悦里,结果丈夫来了一句,我要跟你离婚,直接女人愣了。到底是怎么了,好没来由的一句话。可见丈夫压抑的不是一天两天了。受够了曾经的女神了。
这电影演员选的真好。丈夫不能算丑,但是是长相非常一般的男人,眼镜一带,一看就是读书多,凡事讲理论的人。妻子算不上惊艳,但是标致还是绰绰有余的。
孩子都这么大了,为啥提离婚啊,你还是工人的时候就嫁给了你。你当主任了,分房了。白天窝窝囊囊,晚上也不咋地。我都没嫌弃你。你倒嫌弃起我来了,比起伤心她更多的气愤与不甘。
这个电影第一个聪明人出现了,就是女主的闺蜜。女主闺蜜大概也是城里人,开着小轿车,妥妥的富婆。俩人凑到一起,原来是闺蜜嫁了个有钱公子哥。
女主把窝囊丈夫要离婚的事一说,闺蜜三言两句说了八九不离十。少作点吧。男人都差不多。你这是穷点,但是也老实。摘下眼镜。眼跟熊猫一样,碰到老公外遇,还被打。不过不吃亏,一拳八万。
这闺蜜聪明人,爱情和面包她选择面包。有了面包绝对不妄想爱情。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女主就不行。女主爱情面包都想要,最后啥都没落着。
男主这部电影唯一一次露出笑脸,是和美女同事一起喝酒,侃侃而谈。美女同事那崇拜的目光让他很受用。他觉得美女同事喜欢他,他同样也对美女同事有好感。比自己老婆强多了。
第二个聪明人就是这个美女同事,她只喜欢主任。男主是主任和另一个人是主任对她没区别。因为主任可以为她带来目前最实在的好处,比如安排轻松岗位,有限的福利有她一份,涨工资之类的。
她和女主闺蜜一样,也想只要面包,奈何人各有命,她太难遇到公子哥了,只能先看眼前的利益。而男主错以为美女同事喜欢他,懂他由一个农村娃成为凤凰男的艰辛。以为遇到知己了,又这么漂亮温柔,善解人意。这也为他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相信他也对老婆说过,不过老婆是向后看,规划未来的人,懒得听老公的过往,都是过去的事了,苦也好甜也好,再提有什么意义呢,过好眼前和计划以后更重要。
而努力往上爬的人最需要的就是赞赏与肯定。而他老婆除了嫁给他了,精神上不光没给过他,相反还有讥讽。他是主任了,他还有当厂长的心。但是难度他清楚。虽然出身贫苦农村,但是他是个理想主义者。而卖菜小贩的城市女孩,是务实主义者。
当初嫁给他,也是被他的诺言打动了,感动大于喜欢。这夫妻俩都是不知道自己需求的人。
男主接老娘进城成了两个人无法挽回的导火索。男主没和女主商量接老娘来住,女主觉得男主越来越过分了,不跟她商量就做主了,直接甩脸子。
回屋把男主骂了一顿,最过分的是那句嘲讽兄弟不给力的话。是个男人都懂,这种讥讽的女人压根没脑子,这基本属于男人底线了。
女主各种作,男主毕竟是第一次偷吃。打电话回家报备,反常了,被女主跟踪抓到了。打了一个要人命的举报电话。
在那个年代作风不正下场估计都很惨,还是个小领导。这些年爬上去的主任之位也没了。成了最普通的工人。
他一路辛辛苦苦的往上爬,就是想脱离底层,结果一个电话全成空,打击很大。回到家女人还讥讽他。这样的讥讽还不如在警局和他大闹呢,那好歹算在乎他呢。
闺蜜和女主的对话有意思。闺蜜一眼就看出这个家庭问题所在了,就是女主太拿自己的美貌和城里人当回事了。被自己老婆,瞧不起嫌弃的滋味是个男人都受不了。结果女主还是我行我素,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
而男主被连续三个打击直接给打崩溃了,老婆这受了伤好歹还有个红颜知己可以倾诉,结果约出来一聊,是自己想多了,人家只是喜欢主任的权利,而不是他这个人。现在他不是主任了,那也就没有联系的必要了。
是人都有报复心,男人从主任上下来,打击太大了。肯定先考虑有没有挽回的余地。还没时间想到底是被什么人举报的。同事不同,这个厂子被开除了,可以去别的厂子,反正哪个厂子待遇都差不多,都是车间工人,不过再想钓个主任就要等些时日了。
所以出事后先打听谁坏的她好事,一个女人举报的,厂里人没得罪啥人,也够隐蔽的。女人只有可能是主任老婆。所以说了一句,会不会是你老婆举报的。
结果男主一查还真是,当初结婚也是真喜欢她,漂亮的城里媳妇。她如何奚落他,对她说的最大声的话还是你莫说丑话。其实男主爱女主有一些。女主从头到尾就没喜欢过他。
自己多年努力的结果被自己老婆一朝葬送。回家一定和她一刀两断,宁可单身也不要这样的女人。结果到了厂里,直接下岗了。一天之内这么多打击,直接投江了。一个挺悲惨的男人。
我认为男主还是很在乎女主的,从各种奚落,嘲讽,连男女之事都用来攻击,他也没骂过一句,一是读书人的清高,凡事要理论,还有就是确实在乎她。
搬新居那句我要和你离婚,也是幻想女主会有所改变。毫无作用,还让自己落的如此下场。而幻想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改变,是不可能的。除非那个人喜欢上了对方。真心的喜欢。
男主的崩溃在于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幻想,竟然没有一个人真心喜欢他。除了他儿子。可精神世界坍塌后,什么都拉不住他了。他只能对儿子说对不起了。他努力的爬不就是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喜欢和尊重吗?女主嫁给她并不是出于喜欢,美女同事也不是出于爱。这个世界一点意思都没了。
说实话男人跳江时那落寞的背影我是落泪了,他从未刻意伤害谁。而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欺负着他。母亲老了,无法保护他,而唯一想保护他的是他儿子。
所以遗书里没提他老婆一个字,因为她确实不配被提起了。那个侧脸拍的挺好,一天从一个书生变成了颓废的男人。
一跃而下,一生结束了。只剩下儿子与老娘的肝肠寸断。而他的老婆,不是贤妻也不是良母,只是一个欲求不满的市侩小市民。老娘说,我就不该来,女主说,就是,你就不该来。儿子捶打着妈妈,说你还我爸爸,她却没有说话。其实心知肚明。
电影到这里就里,后面就强行煽情了,回归主旋律,看一个寡妇怎么供养一个大学生的。多么不容易,50岁累的头发都白了,头发不是累白的,是愁白的。干活累不白头发,发愁才会。
前面搬家都很多镜头,10年光阴一笔带过,她没有再嫁,她的欲望哪去了呢?用干活打发掉了,为啥以前不干活打发掉呢,因为那时她有男人。
一笔带过的意思是没啥好讲的,一切都是她应得的。不再嫁并不是她为男人守着,因为她不是年轻女人了,再嫁人生孩子从新养,孩子没大呢,她先老了。
所以她把全部寄托放在儿子身上,相信付出就有回报。儿子就是她后半辈子的依靠了。结果令她很失望。为啥不是绝望呢,因为她不会绝望,就算儿子跳江她也绝望不了。没有什么能让她放弃生命。
不知道的以为这些年她一个女人养活儿子和婆婆呢,结果电影台词打脸了。她赚的只是生活费。孩子的花费大多一直是婆婆的退休金支持着。
有一个镜头挺扎心的,孩子高考前夜,儿子找来了,奶奶病了,如果不是他明天要考试。也不会来找她。她正给光着膀子的左青龙右白虎的混混擦背,原来她也不是一直强势啊。也是个小女人嘛。如果当年她给老公这样擦擦背,她又是怎样的一生呢,人生没有如果。
孩子看到这场景说了一句恶心,如果这是他妈妈给他爸爸擦背会有恶心吗?其实是说他妈的,结果小混混不乐意呢,找死呢。打了起来,看似妈妈护子心切,给了混混一瓶子,但是嘴里说的是他明天要考试。他明天不考试呢?要不要教育一下这个没大没小的呢。
其实这儿子,没来之前想的只是少以后和妈妈少接触。她养我小,等她老了尽责任就好了。结果看到这一幕,原来妈妈也有像个小女人伺候老公温柔的一面啊。
为啥爸爸就这么入不了她的眼,爸爸到底有多差劲?所有才有毕业饭上的断绝关系吧。看很多人说这男孩真没良心,十足的白眼狼。先去体验一下亲妈逼死亲爸,亲爸逼死亲妈再来发言吧。
这个电影里唯一的受害者就是这个孩子。他妈说我苦哈哈的赚钱养你,结果成了我害了你。养就是爱吗?就像男孩问的,这些年你除了让我写作业还说过什么吗?孩子妈妈说,这不是关心你吗?
她关心的只有她以后的日子才是真的,儿子学习不好,找不到好工作,微薄的收入再娶妻生子会不会嫌弃他妈妈呢。
如果儿子月入1万,给我1000不过分吧,他也不心疼,如果他一月只赚2000呢。最典型的养儿防老,算计的很明白。
很不幸,她的计划落空了。儿子长大了,却不想认她了。这个男孩只想要相亲相爱的父母,是父亲一直在隐忍,她强势,我就忍让。而妈妈把这种忍让当做懦弱,窝囊。难道和混混一样,让我不爽,抬手就打,打老实了才是男子汉?
试试男主抓住女主外遇。哪怕这么强势不可理喻的女人,男人还是会暴怒的,因为她属于我,男人有带绿帽子的羞耻。女人有的是甘不甘心。而这个女主呢,这个男人不是她喜欢的类型。只是不甘心我下嫁给他,他凭啥达不到我的满意。一个电话毁了别人,还是她逼自己老公在外面找慰籍的。
不过整部电影下来,没有一个人让她满意,唯一让她满意的是儿子那张成绩单。
有个影评说的好,女主和混混在一起后,混混在外胡搞,女主是能默许的,哪怕混混没有闺蜜老公那么多钱。时常家暴她,她也离不开混混。
所以她没有面包没有爱情,有的只是悲惨的一生。电影结尾也很有意思,混混特意开车来接她,女主本来是去工友家,混混两句话,跟混混过日子去了。
女主假意的拒绝的一下,我命苦,都站在万箭穿心的箭头上了,你这是自找倒霉。混混说,活了大半辈子了,我不信我也不怕。我这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你不解恨抽我俩耳光,我决不还手。
这一句刀子嘴豆腐心可说到女主心坎里去了,她对自己也是这样的评价。终于找到一个同类了。同类才是最适合的。可以预见的是,她碰到了一个更厉害的刀子嘴,豆腐心,无影脚和王八拳。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我现在让你打我俩耳光,我决不还手。你还舍不得打。但是我可没承诺明天你打我俩耳光,我不还手。
这电影只有三个聪明人,一个是女主闺蜜,一个是男主美女同事,最后一个就是这混混。基本他们三个谁也拿捏不了谁,属于一个段位的。其他人都不是对手。
闺蜜面包吃个饱,美女同事再遇到不较真的一个主任,厂长。也能混成个小主任也说不准。混混后半生不会太差,从他说未来是物流的天下。就是有前瞻性。
至于他为什么会来接这半老徐娘,怎么可能是爱呢。是有可利用的价值。她无处可去,风韵犹存。他这样的,聪明一点的女人都会躲着他的。毕竟他现在还没发财,还没到女人随便挑的时候。
他现在需要的是东山再起,东山再起不光需要时机,需要人脉和一定的资金,还需要一个搓背的,一个洗衣做饭的保姆。
而这个女人是他最合适的人选。虽然对一个也算历经苦楚的女人来说,这样的结局有点残酷,但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混混的每次出击都是有明确目的性。天太黑了,主动送女主回家就是明白,只有和女人发生关系,她才当你是自己人,哪怕你说再多,她也只是当你是个话唠。
各种接触都是试探女人,你一个出苦力的女人又没钱帮我。幸亏这女人没有存下钱,如果存下了,你咋知道我就没有呢。混混的试探在女主眼中会成为他是不是看上我了。
女主给混混医药费也有意思,男人故意说,我也把你睡了,也没给你钱。这点小伤也不叫事,两不吃亏吧,女人给了混混一巴掌,意思是你拿我当什么人了。然后收起钱哭了。女主走后混混那表情耐人寻味。鱼还是上钩了。一个女人在一个男人面前哭了,代表了什么呢。女主在男主面前哭过吗?
混混就算当时缺钱也不能要这钱,因为这是诱饵。女人赚钱不容易,她越不容易她就越在意钱。她打了别人一瓶子,对方虽然嘴上说着轻佻甚至带有侮辱的话。
但他的行动是他没要我的赔偿,包成那样,打官司告我要很多钱我也要受着。他确实是真心喜欢我的吧。
而她为什么会抡酒瓶子她早忘了。那时儿子是她后半辈子最大希望的依靠。而这个男子汉气概的男人还没确定呢。儿子骂了她一句恶心,混混觉得连自己一起骂了。混混没有因为是女主的儿子而忍下这一句恶心。这种不忍在女人眼中才是男子汉,真爷们。
最后的一个镜头,刚上车,车熄火了,女人骂骂咧咧一句,混混说推。女主推起了车,真是莫大的讽刺。而女主的前夫是不会指使女主做这做那的。
这在女主眼中是一种缺陷。女主唯一一次大的感情波动是在天台,儿子说出了为什么不认她的原因,如此强势的她也无言以对了。她那什么十年累的像狗一样的付出也说出口了,你是生了他,养了他,你也同样害了他。你要赚多少钱能买回他生父的命?当他看着别的男孩牵着爸爸的大手,骑着爸爸的脖子欢笑时,他内心的痛苦你关心过吗?
早年丧父之痛真的只是那个所谓窝囊的男人的责任吗?是她儿子让她那一天有了短暂的清醒。场景很好,她淋着雨,失声痛哭的走着,儿子说断绝关系时,她据理力争,没有哭。
为啥讲清楚为啥不再认她这个母亲后,她哭的像个孩子呢,因为她终于明白她错在哪了。她瞧不起那个男人,根本不喜欢那个男人,却也不放手,折磨着那个男人。为的是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完整了吗?心都摔的粉碎。她的爱太折磨人了,没人承受的了。老公自杀,儿子义无反顾的离他而去。她也意识到了那个瞧不起的窝囊男人,可能是最爱她的人。那个男人至死也没做过激的事,连死都不怕了,还怕被笑话,还在乎仁礼义智吗?
虽然没留下一个字,但是也给了女主最大的惩罚。他们的儿子,她后半生的苦难,再也遇不到真爱她的人。这些都是男主死后留下的惩罚。
她却说,我们是亲母子,世间最亲近的关系,为什么还要折磨我,到底是谁在折磨着谁呢。这个男孩曾经有爸爸妈妈,但是真不如没有,他或许会食不果腹,或许会饥寒交迫,但是他也不会体会到万箭穿心的滋味。
肉体的痛苦是暂时的,精神之痛是一辈子的。所以当他长大后,看着又有人跳江,就像看到他爸爸孤独的站在桥上那种悲凉,那种无助,然后纵身一跃,成为等待被捞起的尸体。他放声大哭。也是那个孩子唯一一次号啕大哭吧。
他想不通他爸爸的自杀,到底是多么难以承受的事能让爸爸抛下他而去,他长大了,也懂了是爱杀死了他爸爸。
母亲不爱爸爸,那个所谓的出轨对象也是自己幻想的,以为那是爸爸的爱情。问出那句,你爱过我爸爸吗?得到的事如果当年我知道他想不开,我想什么办法也要拉住他。也不是爱,是怜悯,而怜悯是最虚伪的情感。
女主坐在江边的那一晚想通了,她欠她儿子的不是十年辛劳就能抚平的。让一个孩子见证他们彻底失败的婚姻,实在是残忍。
我为什么有这么多感触,因为我也是从这样婚姻走出来的人,那孩子比我幸运一些,有奶奶的陪伴,少走了很多弯路,活成什么样,确定不了,不过他会吃一堑长一智,不会再走他爸爸的老路,不会全身心的爱另一个人了。也不太会有感受到快乐的能力了。
和电影一样,我曾经也有同款的父母,不过角色正好相反,父亲强势,母亲理想化。电影里的女主,就是我曾经父亲的女版。经历结局都类似。
中年丧妻,带着一对儿女。结果他什么也得不到。他和电影里女主一样。我这么辛苦的付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生。估计最后也会归结为命苦上。
连说的话也一样,女主当着儿子的面对着遗照说男主没用。说儿子你跟你死去的爹一样没良心,女主儿子说,你不配敬我爸。我和姐姐曾经的父亲也说过类似的话,曾经的父亲恶狠狠的说,你们跟你们那个神经病的妈一个德行。
不过当时我并没有还嘴,也不敢。只是心里对他那无以复加的恨意又添了几分。早就猜到了,他并不爱那个女人,但是娶了她。然后逼死了她。
然后幻想一双儿女能给他想要的后半生,然后失望,放弃。和电影里的女人一样,她活了一世,但从未真正拥有过什么。
那些说男孩白眼狼的只是看客,说着不痛不痒的话,男孩如果没有奶奶呢,他会更加凄惨,他不会有考上大学的机会。半路他就受不了了,要么逃离他的妈妈独自求生,这个生是精神上的生。
要么会成为最纯粹的颓废。这或许也应了那句好人没好报。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因为好人有点傻。傻到分不清黑白真假。
而闺蜜,男主的出轨对象,混混却可以活的不错,当然也不会一直好下去。有种看不见的天平一直在平衡着一些什么,比如像命运一样的东西。
人间注定只会一片哀嚎。他人即地狱,人间即地狱。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5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