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出现一个热词:45°人生,指的是“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的尴尬境地,虽是自我调侃,却反映出面对“白热化”的竞争压力,部分年轻人陷入一种弥漫性焦虑与无助的状态。
作为职业化的军官而言,我们能否面对好这个现实却又无奈的45°,也是值得深思的。
首先说,可以躺平吗?
“躺平”说白了就是“摆烂”。
在职业化规章制度下来之后,有些人就带着一些疑问,能否通过“躺平”熬达龄。我们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通过一组数据,来计算一下初入军营的军官能否“摆烂”。
假如23岁军校毕业,少尉的最高服役年限是7年,如果在少尉期间准备达龄退役,此时退役的年龄最低是30岁;
假如少尉期间得到正常晋升,2年后晋升中尉,如果在中尉期间准备达龄退役,中尉的最高服役年限是8年,此时退役的年龄最低是23+2+8=33岁;
假如中尉期间,3年后晋升上尉,如果在上尉期间准备达龄退役,上尉的最高服役年限是9年,此时退役的年龄最低是23+2+3+9=37岁。
接着再往下分析,如果在上尉阶段达龄退役,顾忌的因素会比较多:
一方面,是年龄大职务低,再次就业压力比较大。
另一方面,此阶段正好处于步入中年的年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的羁绊会较多,有时不是自己愿意怎么选择的问题,有时更多的则是如何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问题。
剩余的只有少尉和中尉两个层级,从年龄方面来讲,相对较为年轻,即使步入地方,适应能力也比较强。
但此阶段还有一个深层的问题:如果在接近达龄的分界点时,得到晋升时,怎么办?
毕竟,在体制系统内,自身的份量是微乎其微的,自身只有参与权,没有决定权。
在体系的前提下,也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
另外,如果过分躺平,还要考虑被复员和“背处分”的境遇。
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表明,直接“熬达龄”并不可取。
其次说,接受内卷吗?
这个并不是自己接受不接受的问题。
因为这本身也是大势所趋。
比如说:从学历方面来讲,本科毕业的授予少尉军衔,研究生学历的授予中尉军衔,少尉晋升中尉最低需要2年的时间,从现实情况来看,基本上需要3年左右,在这3年的晋升时间段内,同期毕业的本科生,考上研究生后,也已经毕业分配至部队,直接授予中尉军衔。
从年限方面来讲,两者获取中尉的年限基本一致,但从学历层次方面来看,本科毕业生与研究生毕业生相比,已经在学历层面内卷了。
当你晋升至一定军衔,再考虑如何提升学历的时候,研究生毕业的已经在考虑如何获取更高一级的军衔。
这就是现实的差距。
另外,在前慢后快中间稳节奏的带动下,如果在前慢中脱颖而出,这个也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比拼”之后,才可以实现。
一般情况下,一个连队有3-4名排长,而中尉的位置最多只有2个,晋升率基本保持在60%左右,谁可以得到晋升,谁需要推迟晋升,并不只是“论资排辈”那么简单的。
再次,怎么面对45°的现实。
如果想退役,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尽快地调升至少校以上的层级。
仍以23岁毕业为例,少尉2年,中尉3年,上尉4年,32岁就可以晋升至少校,少校最低服役3年,这样35左右就可以转业至地方。
少校层级,从退役名额方面来讲,最低的退役比例相对较多。
同时,少校层级又是处于军官职业化与非职业化的“临界点”,从职业化角度方面来讲,少校层级的军官,正常退出的比例势必相对较大。
简单地说,就是这个层级的人员,退役相对简单。
那么,在晋升军衔的过程中,如何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内卷”呢?
从某个层面来讲,军官作为职业人、社会人、生活人三种角色的不等式,也只有找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才可以在不同角色间合理支配精力、寻找快乐。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做起来也十分难,只有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悟了。
人生漫漫坦途,追梦路也有千万条,调试好自身角度,找准自己的45°人生,或许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3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