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令时是几月到几月,中国冬令时是几月到几月份

文/田樱(辽宁)

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中秋节就有了浓郁的神话色彩。而有了中秋节,也有了年年中秋的团圆夜,让人感受到月圆,人圆,家圆,梦圆的温馨。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每当我吟咏这句唐诗,就回想起儿时中秋团圆夜的往事。

中国冬令时是几月到几月,中国冬令时是几月到几月份

我刚懂事的那个八月十五宁馨的夜,月光悄悄爬进家居老屋的大榆树上,全家人坐在树下赏月,吃月饼,吃脆枣、葡萄和鸭梨。母亲摇着蒲草扇,讲着嫦娥吃灵丹,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故事,把我带进月亮的神话中去。那时的月饼虽然没有今天这样亮丽的包装,品种也没有这么多,但当时吃月饼的滋味,还是那么香甜,那么令人回味。我的印象里最深的是,饼面印着花纹的枣泥馅和青红丝玫瑰馅的两种。母亲喜欢吃枣泥馅的,是用熬糖浆调入面团做月饼皮,枣磨碎做馅,甜而不腻,爽口不粘牙。我喜欢吃青红丝玫瑰馅的硬皮月饼,这是用面粉、白糖、饴糖、香油加小苏打和面做皮,有冰糖、白糖、香油、桂花、瓜子仁、核桃仁、青红丝等搅拌的馅。

中国冬令时是几月到几月,中国冬令时是几月到几月份

阖家老幼围桌而坐,十五的月亮格外圆亮,而那圆圆的月饼也显得特别香甜。当时家里人口多,生活拮据,母亲把一个个月饼用刀切成两块分给家人,虽然吃过后还甜嘴巴舌,但却感受到了圆圆的月饼的香甜滋味。母亲说:“月亮是圆的,月饼是圆的,圆圆满满就是福!赏月品饼,图的就是一种月圆,人圆,家圆,梦圆的心情。”

中国冬令时是几月到几月,中国冬令时是几月到几月份

母亲的话,在我以后中秋赏月品饼时感受越来越深。现在月饼的花色品种多了,花样翻新,甜、咸、荤、素各有特点,色味香俱佳。女儿喜欢吃月饼,这几年,每到中秋都是我和女儿一起去选月饼。

星移斗转。女儿赴澳洲留学那年中秋之夜,只有我和老伴在赏月了。“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播茱萸少一人。”我和老伴想起女儿喜欢吃月饼和一起挑选月饼的往事,由于夏令时三个小时的时差,便选择恰当时间与女儿通电话,往日都是女儿先来电话,可眼巴巴地瞅着电话,却总听不到电话响。老伴心急之中,便给女儿打了电话,连续打了几次无人接。于是,我们的“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之心涌上心头。直到月亮高挂天际之时,电话响了,传出了女儿清脆的声音:“爸爸妈妈好!”妈妈忙插话问:“吃到月饼了吗?你可是喜欢豆沙馅的。”女儿回答:“悉尼的唐人街有卖月饼的。我刚打工回来,今天作业又特多,也许要到后半夜……”这一席话让我们好一阵心疼,回想起女儿留学期间,勤奋读书,为缴纳生活费和丰富自己的实践,曾先后到过烤鸭店收银处和VCD光盘公司干包装活等……

“月是故乡明”,皓月当空,我们举目眺望,似乎是想通过嫦娥姑娘的明镜,把远隔重洋的我们一起映现在天涯同此的月镜中。还有一件事中秋之夜的往事,至今难忘。我老伴赴澳大利亚探望女儿的那些日子里,邻友送经常来我家问寒向暖。那年中秋节的月圆夜,我的三位邻友,两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67医院的军医,一位是市工商局的干部,他们三位邻友沒有去跟家人团聚,而是背着我约好,陪我度过了一个月圆人圆月圆家圆梦圆的中秋之夜。他们事先买好了月饼、大枣、葡萄等水果,予约了在离家不远的一家风味餐馆,安排好在餐馆外面能观赏月亮的座位。我们一起品尝月饼和水果,谈友情,叙家事,共进晚餐,让我浸静在月圆人圆梦圆的心境里。这件至今还深深留在我的美好记忆之中。

中国冬令时是几月到几月,中国冬令时是几月到几月份

“最团圆夜是中秋”。每当中秋,凝视细品,我更加感受到母亲“年年中秋盼的都是个圆字,月圆、人圆、家圆、梦圆”的涵义,品尝到月圆的喜悦,人圆的幸福,家圆的温馨,梦圆的快乐。

作者简介:本名:田俊明, 笔名:田樱,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曾任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为大连作家协会顾问、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大连市散文学会会长。著有:《榴槤情》《樱花情》《草屋情》《峇厘情》《吴哥情》《基纬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樱》等。

投稿邮箱:haijiao424242@qq.com

壹点号 书卷文苑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33844.html